一、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和中央预算内专项申报对比分析
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与中央预算内专项在功能上形成互补:前者通过债务性资金支持国家战略性、长期性项目,后者以自有财政资金保障民生刚性需求。具体分析对比如下:
01
资金属性和支持方向不同
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资金属于债务性资金,由中央发行债券募集,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需中央财政还本付息。通常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
中央预算内资金属于非债务性财政自有资金,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无需偿还。主要用于关键领域的补短板、调结构和稳增长,具有明显的公益性和基础性。
02
项目申报要求不同
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支持前置手续完备(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环评、用地、规划、节能、安全评价等)、成熟度高、具有一定实物量建设的开工项目,资金证明拼盘完整,建设进度不超过80%;
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支持前置手续完备(项目审批(核准/备案)、环评、用地、规划、节能、安全评价等)的已开工项目,项目单位具有一定的行业地位,且建设进度不超过50%。
03
项目申报时期不同
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一年通常有三次左右的申报机会,具体申报方向以各省发布投向领域为准;
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一年只有一次申报机会,若预算资金未使用完则有补录的情况。
04
两者申报的难易程度
既然是国家级项目,申报的难度可想而知,竞争也是非常激烈,所以必须要有充足的资源支撑并提前做好项目全周期的谋划。
05
如果国债项目不通过可以再申请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吗
在两个项目申报方向均有涉及本项目的情况下是可以申报的,但因每年超长期特别国债和中央预算内投资转向的方向会有一定的变更,所以我们建议先储备谋划,再根据具体项目要求的投向领域选择申报。如果贵司项目均涉及两个申报项目投向领域的情况下,为了最大限度的保障企业利益,原则上可以选择哪个先下通知先报哪个,以确保“万无一失”。
二、项目申报各阶段流程解析
01
地方初审阶段
地方发改部门发布申报通知(通常以密文或会议形式下发),企业需在10-15天内完成材料准备并提交。
线上:拟申报项目基本信息,由项目申报单位经互联网端口录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库,并推送至属地发改部门;由属地发改部门会同行业主管部门进行筛选审核,并将最终通过审核的项目纳入国家三年滚动计划库,逐级推送。
线下:项目业主单位准备项目申报材料,包括资金申请报告、项目审批(核准、备案)文件、真实性说明、资金承诺函等单行材料,同步报送至属地发改部门。
初审重点:项目合规性、前期手续完备性、资金拼盘闭合性。
02
省级评审与国家终审
省级发改部门组织专家评审,筛选优质项目推送至国家发改委。
国家终审聚焦技术先进性、示范效应及区域平衡性,优先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如量子科技、低空经济)。
03
资金拨付与监管
项目申报通过后,如果是央企或中央部委项目是直达企业账户的;一般国企和民营企业是自省级财政逐级下拨到企业的。通过国家发改委申报的项目都是逐级下拨,其他渠道申报的中央预算项目是直达下拨。当然这里也分两种情况,就是项目当年完成的原则上一次性下拨,超过当年完成的分两次下拨,一般各50%下拨。